外媒ComicBook近期发布一篇专栏文章,聚焦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及任天堂传奇游戏开发者宫本茂此前的相关预言。在接受《Nintendo Dream》采访时,宫本茂曾解释任天堂推进任天堂博物馆与马里奥电影项目的初衷,他表示:“说到底,人们真正记住的是IP本身,游戏作品会随着新版本的推出被淘汰。这实在令人难过。我们着手打造影像作品,部分原因就是出于这种遗憾——眼看着自己创作的游戏未来只能通过虚拟主机才能游玩。”

文章作者Brandon Zachary认为,这番话出自游戏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者之一,揭示了行业潜藏的深层危机:电子游戏正逐渐失去“永久留存”的可能。他分析指出,电子游戏产业以系列作品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使得角色与概念往往比开发者或单部作品更易被大众铭记。这种“追捧IP而非单作”的现象,最终会跨越时间界限,让IP成为跨世代的文化符号。

但这一现象也暴露了问题——大量具体的游戏娱乐史正在被淡忘,旧作持续保持可玩状态变得越来越困难。影视行业存在不少“失传媒体”,那些未被重制的老游戏正面临同样命运,即便有幸重制,也可能被改造成截然不同的模样。此外,依赖联网的游戏一旦服务器关闭,基本就等同于“消亡”。

Brandon Zachary表示,大型IP或许能长久存续,但那些在游戏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独立创意与创作者,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品牌持续繁荣的背后,是开发者在每一代作品迭代中被彻底替换、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在多个层面都令人惋惜。他还对“老游戏=过时”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这种说法暗示游戏行业可能选择“超越过去”,而非“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老游戏被新推出的重制版直接替代,导致行业失去了“从过往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自然过程,最终留存下来的并非游戏本身,而是IP。
他以《寂静岭2:重制版》为例,指出该作虽让这款经典恐怖游戏凭借现代玩法与美学焕新,但也丢失了原版独特的神秘感与心理冲击力。对现代玩家而言,往往也只关注重制版,而非经典原版。

文末他总结道,老游戏或许缺乏现代作品的打磨与精致,却承载着老玩家的怀旧情怀,同时蕴含吸引新玩家重新发掘的潜力。然而,当游戏在“推动IP繁荣”的名义下被贴上“过时”标签,就更容易被遗忘。若行业只顾“开拓未来”而不回望过去,无数塑造游戏世界的创作者与作品都将被湮没,这才是整个游戏媒介真正的悲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