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游戏发展历程里,“Bug化身经典玩法”的案例并不鲜见,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中敌人移动节奏渐快的设计,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例。
近日,C/C++领域专家Zuhaitz披露,这款Taito旗下的经典街机作品之所以能营造出逐步升级的刺激感,并非出自开发者的精妙程序设计,实则是受限于底层Intel 8080处理器的性能瓶颈。

1978年推出的《太空侵略者》中,玩家击毁屏幕上的外星人数量越多,剩余外星舰队的移动与射击速度就会随之加快,这种设定让游戏紧张感持续攀升。但查阅游戏原始街机源代码后发现,其中并无任何随外星人数量减少而主动调节速度的代码,真正的幕后推手是Intel 8080处理器的性能局限。

这款1974年问世的处理器,仅有约5000个晶体管,运行频率约为2.0MHz。游戏开局时,处理器需要同时为55个外星人执行“位置更新、画面重绘及碰撞检测”等操作,这占用了大量运算资源。当玩家不断消灭外星人后,处理器的计算负荷随之降低,性能瓶颈得到缓解,代码运行效率自然提升,进而造就了“越打越快”的意外效果。
此后推出的游戏版本,以及在现代高性能平台运行的模拟器中,为了还原原始街机的“原汁原味体验”,开发者反而需要通过额外代码进行人工干预,对游戏速度进行平衡调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