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游戏技术分析媒体Digital Foundry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死亡搁浅2》对PlayStation 5(PS5)"省电模式"(Power Saver Mode)的适配方案,堪称该功能推出以来最具创新性的案例。

在最新一期播客节目中,Digital Foundry团队深入剖析了小岛工作室两款作品对PS5这一新功能的支持策略。据悉,PS5"省电模式"的核心机制是通过三重硬件限制实现能耗控制:将CPU资源占用削减50%、内存带宽降低50%,同时下调CPU与GPU的运行时钟频率。
对比来看,《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作为PS4游戏的增强移植作品,其省电模式实现方式相对直接;而《死亡搁浅2》则采用了更为精妙的优化路径。表面上看,该作在省电模式下似乎是运行于"性能模式"并将帧率锁定在30帧/秒,但深入解析后发现关键差异:游戏中的曲面细分效果与几何图形细节保留了"画质模式"的完整规格,同时通过动态分辨率缩放技术将画面稳定在1440p水平。

这种优化思路展现了开发团队的技术巧思——在CPU性能受限(推测为帧率锁定30帧的主因)的前提下,通过资源重新分配实现画质保真度的精准平衡,使得部分视觉细节表现甚至超越了标准性能模式。

这一技术选择也引发了Digital Foundry的疑问:鉴于当前PS5用户对"省电模式"的实际使用率可能较低,小岛工作室为何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深度适配?行业专家给出的推测指向硬件生态的未来布局——这很可能是为传闻中的PlayStation掌机产品提前进行技术储备,通过灵活的功耗性能调节方案,为游戏跨平台扩展奠定基础。
不过专家同时强调,当前PS5的省电模式并非未来掌机性能的直接预览。数据显示,PS5在该模式下115W的功耗目标远超掌机设备通常15W-25W的设计区间,且1440p级别的分辨率对于便携屏幕而言也偏高。这些差异反而进一步佐证了当前适配工作的"前期准备"属性,为后续针对掌机硬件特性的优化预留了调整空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