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研究策略师Jim Reid最新数据显示,英伟达(Nvidia)以3.5万亿美元市值(约合25.1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企业,其员工规模仅3.6万人,平均每人对应市值超9000万美元(约合6.47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值分别达到竞争对手博通(Broadcom)的三倍、苹果(Apple)的五倍及微软(Microsoft)的六倍。
Reid通过对比历史案例探讨“头部企业雇佣规模收缩”现象:20世纪50年代美国市值第一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员工数达60万,而60年代末的柯达(Eastman Kodak)以不足其六分之一的员工数量实现市值超越。他指出,英伟达的“高市值-低人力”模式并非孤例——70年代末石油公司Amoco凭借油价红利登顶时员工约5万人,90年代末的思科(Cisco)则通过“轻资产运营+知识产权驱动+生产外包”模式,与当前英伟达的发展路径高度相似。
针对“技术进步是否导致就业萎缩”的争议,Reid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视角:尽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迭代持续重塑就业结构,但人类社会总能通过产业创新创造新岗位。他认为,英伟达的案例或预示未来企业竞争范式的转变——从依赖大规模劳动力转向聚焦核心技术团队与高端人才储备,这种“精兵简政”模式可能成为更多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当前科技行业头部企业的人均市值贡献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反映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传统劳动密集型模式的替代效应。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就业结构调整间寻求平衡,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长期课题。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