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沉寂许久、让不少玩家以为已夭折的恐怖游戏《ILL》,如今终于传来新消息。开发团队 Team Clout 宣布与《原子之心》开发商 Mundfish 展开合作,并借此公布了更多项目细节。
先看游戏名 “ILL”,它不仅暗示着 “病态”“扭曲” 等恐怖基调,还与游戏世界观深度绑定,在道具、敌人设定及氛围营造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目前,《ILL》已完成前期制作阶段这一重要里程碑,正集中精力推进敌人设计、场景构建和过场动画制作。剧情剧本已敲定,过场动画也进入拍摄阶段。与 2021 年预告片相比,游戏规模有了明显扩大,世界观更宏大,怪物种类更丰富,叙事也更有深度,在保留核心概念的同时,展现出更大的创作野心。不过,音乐人 Lorn 已退出项目,转而专注个人事业。
关于与 Mundfish 的合作,对方会提供包括技术协助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同时尊重 Team Clout 的创作自主权。合作达成后,开发团队从 8 人扩充至约 50 人。
平台与技术方面,《ILL》暂未计划推出试玩版,未来可能会考虑;定价尚未确定,将遵循市场惯例;确认会推出实体版。游戏采用虚幻 5 引擎,完整支持 Nanite、Lumen、光追、DLSS、FSR、XeSS 等技术,但不支持 DirectX 11,游戏体积适中,不超过 100GB,暂不考虑 VR 支持,发售后续可能会评估。
内容与时长上,主线流程为 10-12 小时,以叙事驱动,节奏张弛有度。游戏包含 NPC 互动、过场动画和对话系统,角色塑造鲜明且复杂;场景涵盖幽闭空间与开放区域;主角拥有全程配音,以强化情感叙事。
战斗系统方面,存在成长体系,通过武器升级和探索道具可解锁新区域,武器有维护机制,故障会导致卡壳;背包系统借鉴《生化危机 4 重制版》,支持合成功能;武器种类包括左轮、半自动手枪、霰弹枪、步枪以及自制武器,近战武器也已确认加入;踢击机制可打断敌人攻击,但会消耗耐力值。
敌人与 AI 系统上,游戏具备高级肢解系统,能实现部位精准破坏和拟真反馈,怪物断肢后行为模式会改变;敌人会利用环境物品,包括残肢;融合了物理演算与布娃娃系统,玩家死亡动画呈现残酷演出;旧版怪物模型已全面重制;游戏包含 BOSS 战与精英战,原精英怪已降级为普通敌人。
解谜设计则类似《生化危机》系列风格,旨在维持紧张感,同时不破坏节奏和沉浸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