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的英伟达主题演讲中,CEO黄仁勋提及GeForce显卡与PC游戏的关系时引发讨论。他表示:“RTX 50系列创下史上最成功首发纪录,而PC游戏如今已走过30年历程,这足以说明GeForce有多么不可思议。”这番言论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暗示N卡推动PC游戏发展”,却也因时间线表述问题陷入争议。
外媒PCGamer指出,黄仁勋的说法存在逻辑漏洞:“PC游戏历史显然早于GeForce产品线。”资料显示,首款GeForce 256显卡于1999年发布,而PC游戏可追溯至更早的Commodore 64(1982年)和ZX Spectrum(1981年)等早期家用电脑平台,甚至更早的主机与终端设备。将PC游戏30年发展史与GeForce绑定,被批评为“偷换概念”——尽管英伟达在现代GPU领域贡献显著,但硬件迭代与游戏文化的起源并非同一维度。
业内人士补充,90年代中期的3DFX Voodoo显卡曾主导3D加速市场,ATI(现AMD)的Radeon系列亦与GeForce形成长期竞争,PC游戏的繁荣是多元技术力量推动的结果。黄仁勋的发言或许旨在强调英伟达对“现代PC游戏体验”的影响,却因表述模糊引发误解。
截至发稿,相关讨论仍在持续。不少玩家在评论区调侃:“没有N卡就没有PC游戏?那《雷神之锤》《毁灭战士》诞生时的显卡厂商该怎么算?”这场争议折射出硬件厂商与游戏产业的复杂关联——技术革新值得肯定,但抹除历史多元性的表述,显然难以获得广泛认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