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TGA提名名单公布后,除了热门奖项的讨论,外媒Polygon发文直指评选的“专业性漏洞”,认为这份名单不仅在部分奖项上缺乏多样性,更暴露了评审团对特定游戏领域的认知不足,称TGA“根本不懂游戏”。

Polygon作者Giovanni Colantonio以“最佳手机游戏”奖项为切入点,指出该奖项的评选标准正逐渐偏离多元与品质。回溯历史,2017年TGA将“最佳手机/掌机游戏”拆分为两个独立奖项后,曾让《隐藏的人》等优秀独立手游获得关注。但自2020年起,大IP手游化版本与抽卡氪金游戏开始占据主导,《原神》《英雄联盟手游》等作品先后入围,不采用F2P(Free To Play)模式的买断制或独立手游逐渐边缘化,仅去年的《小丑牌》等少数作品成为例外。

2025年的“最佳手机游戏”提名更是被指“狭隘且乏味”:入围作品全为F2P模式,其中多款是热门IP衍生抽卡作(如《命运:群星》《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还有去年落选今年“二进宫”的原创抽卡游戏《鸣潮》。最受争议的是《索尼克大乱斗》——这款刚推出的多人手游因充斥微交易,Steam上线即获“多数差评”,却仍跻身提名。

Colantonio强调,这并非手机端缺乏优质非抽卡游戏:2025年有《这个座位有人坐吗》《Spooky Express》等益智佳作,Netflix《纪念碑谷3》、Apple Arcade《滑板之城》等平台独占作品表现亮眼,《渔帆暗涌》等端游移植也广受好评。但这些作品的缺席,让提名名单显得“单薄且脱离真正的手游生态”。

这种“专业性不足”并非个例。Colantonio举例,去年大获成功的《美国大学:橄榄球25》缺席“最佳体育/竞速游戏”;2025年“最佳模拟/策略游戏”中,《文明7》入围,口碑更优的《欧陆风云5》《纪元117:罗马和平》却未上榜;今年表现出色的RPG《空之轨迹the 1st》也没能进入“最佳角色扮演游戏”提名名单。这些“遗珠”的存在,让评审团对细分领域的了解程度遭到质疑。

针对上述问题,Colantonio提出改进建议:借鉴奥斯卡的评选机制,将不同奖项类别交给专注该领域的平台或创作者组成小型专业评审团,而非依赖泛化的评审群体。他认为,这样能让提名更多元合理,让TGA从“迎合主流大众口味的时代热点庆典”,转变为更严谨的“真正游戏界庆典”。

文章最后不无讽刺地指出,尽管TGA“自诩为游戏界的奥斯卡”,但目前功能更接近“MTV电影奖”,奖项颁发常被淹没在游戏预告片之间,显得“像顺便完成的流程”。若想提升专业性与公信力,重构评审机制或许是必经之路。
暂无评论